讓我來告訴你們怎樣做保險規劃?

人從出生到死亡會經曆寶寶、童年、少年、青年、中年和老年六個階段;

由於寶寶、童年、少年這三個時期一般沒有單獨經濟條件,也就沒有對應的經濟責任,這三個時期並非理財規劃的旅遊保險重要時期。

論以人自立自強開始為起點,將家庭模型分成三大類,分別是青年家庭,中年家庭,老年家庭;

在這個基礎上,以婚姻為界線,將青年家庭分成單身期和家庭與事業形成期,以兒女的出世和成長將中年家庭分成家庭與事業成長期和離休前期,加上晚年家庭的離休期,共五個階段。

指從參加工作到結婚的這段時期,一般2-8年,年紀一般在22至30歲左右,在這個階段,個人剛邁進社工,收益較低,但開銷大;

而這個時期也是後邊構成家庭的原始資金累醫療保險計期(買房、完婚),這個時期的個人人生目標在於積累,工作的側重應該是知識經驗的積累,同時持續尋找和自身產出匹配的收益;

養成良好的消費支出規劃,開始儲存盈餘財產,並開始學習理財知識,創造自己的第二收益源泉。

從保險配置角度來說:

這一階段是人體機能的旺盛期,重大疾病的幾率從整個成長階段來說,也是相對低的一個階段;

別和再下說什么重疾低齡化,數據說明一切(實際數據來源能夠看我前邊公布的重疾計算文章);

從社會責任角度來說,這一階段基本沒有重大責任,既沒有形成自己的家庭,也沒什么債務(可能會有助學貸款),

唯一的責任便是對家庭關系父母的養育之恩,將來他們的養老責任。

從而可以確定,保險配置應當要以充足父母養老費用額度的一年期意外險+醫療險,也是基於其收益較低這個時期的合理配置,價錢合計一年在千元之內(如果允許,能夠配備定期壽險)。

指完婚到新生兒誕生的這段時期,一般1-3年,隨著家庭的建立,兒女的降生,經濟壓力加劇;

一般而言,組成了家庭換句話說擁有雙薪來源(別說我養你一輩子這樣的傻話,也別讓她做家庭主婦這樣的蠢事,這是毒藥,寧可掏錢找保姆也別這樣)

家庭總收入增長,而且工作處於上升階段,生活開始走向平穩,這時候最大的家庭支出一般在房貸,

要合理規劃在自己承擔范圍內,而且預留周轉空間,並且開始考慮子女教育金的准備,盡早開始規劃能減輕後期壓力。

從保險配置角度來說:

在這個階段真是任重如山,單一年度重疾的幾率從32歲開始就已經突破0.1%,而且增長加速(別小看這個數據,我給的是真正計算數據,不唬人)

產生家庭也就意味著對應的社會責任增加,必須對另一半及其自己的子女承擔,並且開始未來的養老規劃,開始需有細分的理財規劃,創建確保基本,建立自己的投資風格和方法。

從而保險配置中在單身期的基礎上,應該考慮添加壽險和重疾險,而且結合實際情況先做最基本確保,後續可以再補齊,

設計分兩種構思:

一種穩健性:做儲蓄型的保險方案,將部分財產以升值的方法和人身險融合,以此做孩子教育和未來養老的准備,而把剩下的財產用作相對高風險和回報的投資。

第二種激進型:徹底分割開人身險和投資,只選購按時消費型保險,將更多的財產用作投資去幹孩子教育和養老准備。

指兒女出世到完成高等教育這段時期,一般為18-22年,這一階段生活與工作都保持穩定,家庭成員沒什么大的變化;

只是孩子慢慢長大,父母慢慢變老,自己身體功能越來越差,在這個階段一般都已有了一定的財產貯備,應當要考慮的是提升投資資產比例,逐漸累計淨資產。

從保險配置角度來說:

這一階段應該要補齊符合自己身家的壽險,意外,重疾,並開始側重醫療險配置;

也與上個階段一樣的延伸,穩健型的可以將理財規劃部分儲蓄型的保險,激進型的可以以更多的財產用作投資,獲得更高的收益。

這一階段指兒女工作到個人離休以前,一般為10-15年,在這個階段,家庭穩定,兒女單獨,收入增加,開支降低,財產不斷增加,債務不斷減少;

假如個人在這些年足夠努力而且有一定的機會的話,或許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,沒有實現的話也應當在這條路上貼近終點了。

這一階段盡管一般工作已經處於巔峰期,但人體機能下降嚴重,同時需要側重退休養老的准備了,資產配置應當減少風險,得到更穩健的獲益。

從保險配置角度來說:

這個時期的消費型都已經開始很貴了,而儲蓄型也已經會有保費倒掛的情況,這一階段個人的社會責任早已執行大半(這句話尤為重要,是我保險規劃的理論基礎)

支付型保險意義轉變:壽險的意義由取代你的身家變成了財產傳承,已非肯定必要。

保險規劃重點在醫療險的資源與品質,有經濟條件能夠配備高端醫療險了。

指退休後的這一階段,在這個階段,擔負的家庭責任早已幾乎都拆下來了(自己閑不住不算)

休閑活動就是生活主要內容,收益降低而休閑和醫療費提升(從上個階段開始我就已經不建議主險了)

個人的風險承受度降低,財產安全性遠高於收益性,應當進一步降低理財規劃的風險,這一階段關鍵的目標就是安度晚年,並開始計劃後事。